聊聊LSD新秀Puffer 如何兼顾低门槛、高收益和去中心化

以太坊质押率历史性突破20%站上新的台阶,以太坊POS走着“先发展再治理”的道路,完成提高质押率的第一阶段,就要重点解决质押的去中心化问题。老粉应该知道我在今年初围绕以太坊上海升级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包括LSD的上下游巨头Lido和SSV,大家也可以再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会用到之前的相关知识。

从LSD赛道爆火后涌现了很多项目,都围绕三个方向发力: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收益和更去中心化。

低门槛高收益是用户可以直接感知到且利益相关的,所有项目也都在想办法去提高甚至突破以太坊基准APR。去中心化虽然用户难以直接感受到,但是却直接关乎以太坊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主要以DVT为代表。

在上周刚官宣完成550万美金种子融资的Puffer(尚未上主网)是同时兼具低门槛、高收益和去中心化三个特点的技术驱动新秀,将质押门槛减少到2个ETH保证金,并通过和Eigenlayer深度集成的再质押和MEV-Smoothing提高收益率,以及最重要的通过以太坊基金会资助的安全签名降低抗罚没风险来尽可能提高独立运营商的数量,从而实现网络去中心化。

Eigen Layer 创始人、Coinbase 质押业务主管、神鱼等也投资了Puffer,以太坊核心研究员 Justin作为顾问,我和以太坊基金会的一位核心开发者Etan也讨论了Puffer的技术,他恰好正在从事共识层轻层客户端和签名相关的工作,也在做类似的远程签名,所以Puffer的“正统性”还是很强的,是一个比较有共识的前沿研究方向。

目前以太坊质押的中心化问题有多严重?根据ethsunshine的评分,地理位置、矿池多样性、独立验证者份额、实体多样性这几个指标都很低,意味着目前质押中心化的集中度很高。

从渗透率的指标Lido目前一家独大占据了32%的份额,超过了后续几家的总和,其中RocketPool这样的去中心化质押池也只有3%,但目前市值高达5亿美金,其他家也都是中心化交易所,所以去中心化质押的增长潜力巨大。

解决质押中心化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提高独立质押者,在之前讲Lido的文章中我也花了很大篇幅聊了质押的四种方式,其中单独质押即自己在家里去运行机器,对质押者来说可以100%获得收益,对于以太坊网络则是一个独立的安全节点,所以能看到上文中ethsunshine对于几个指标优化的方式也是单独质押,但单独质押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成本高,门槛高,风险也高。

质押者要单独运行机器且至少保证10Mb/S的上行和下行带宽,所有验证器都要支付固定2千美左右的硬件成本,对于集中化的运营商来说可以将多个验证器在一套硬件上运行,从而提高ROI减少边际成本,但对于单独质押的运营商负是难以负担的,还要配置软硬件,且面临着被罚没的风险,即当节点产生一些对网络有危害的行为时抵押的ETH就会被没收并奖励给正常维护和监管网络的人,甚至会被直接取消节点资格退出网络,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罚没是完全不可逆的,一些因为配置错误或者网络问题的非恶意行为也可能会产生罚没,在下方链接中可以看到历史被罚没节点的情况。

目前占据32%份额的Lido仅有29个节点,均为需要申请准入,主要原因是运营商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质押者资金的安全,所以Lido通过“人治”的方式来保障自己可信的节点才可以加入,也饱受大家中心化问题的诟病,所以一直在尝试引入DVT技术进行缓解,DVT本质上其实是相当于将节点运营商进行MPC分片后再共同服务质押者,从而降低单点故障,但是DVT使得多个运营商共管资金后会产生效率问题,从而降低其性能导致收入会减少,因为验证器的奖励取决于验证器的响应速度。

RocketPool仅3%的份额却拥有3100个节点,它通过“迷你池配对”的方式将质押门槛降低,成为节点运营商只需要8个ETH(在Atlas升级之前为16个),再从质押池中的24个ETH进行配对从而凑满POS要求的32个ETH创建一个新的验证器。

刚才说到DVT是通过MPC的方式将节点私钥分片后由多个运营商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作恶风险,Puffer的安全签名就像是直接“冷钱包”的方式将私钥管理和签名的逻辑直接移除到客户端之外,放在英特尔SGX中,这是一种特殊的数据隔离技术,让运营商在碰不到私钥的情况下安全的进行签名验证,从而降低罚没风险,并降低了运营商的风险将质押保证金降低到2ETH,拿到了2022年4季度以太坊基金会资助,目前也已经开源https://github.com/PufferFinance/secure-signer

安全签名技术和DVT也是兼容形成组合一起共用的,所以Puffer通过技术实现了低门槛和去中心化,让更多的独立运营商可以参与到POS的生态中。

随着上海升级后质押量越来越大,APR也随之减少,所以想办法提高收益率维持质押意愿也是很重要的,那Puffer高收益是如何努力实现的呢?与EigenLayer再质押进行深度结合,上文也提到了EigenLayer的创始人也投资了Puffer。

再质押是指验证器可以在除以太坊PoS之外的其他基础设施服务中将其32个ETH再次质押的过程,比如预言机或L2的排序器,从而充分的利用质押资源,用相同的硬件资源获得更多的收入,并充分的将资金周转利用起来,EigenLayer也已经达到5亿美金估值,所以通过Puffer注册为运营商的节点可以利用富余的计算资源来赚取额外的收入,去分摊掉硬件基础设施和电费、网费等成本。

另外Puffer具备MEV-Smoothing也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验证者收入,它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验证者捕获MEV的方差,让每个验证者的奖励平均。MEV交易排序背后能够捕获的利润是很巨大的,但也导致对于区块奖励的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提高了潜在的中心化风险,目前以太坊为解决MEV末端分配的问题主要有燃烧和平滑两种,即直接将MEV奖励燃烧掉彻底消除MEV奖励,简单粗暴谁都得不到好处,平滑则是由以太坊研究员@fradamt提出,对于区块提议者依然会获得一定比例的MEV奖励,其余的则分配给验证者委员会,所以验证者可以将执行奖励和矿池一起分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受益,但是不论燃烧还是平滑,这种“协议内”原生的解决方案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毕竟直接修改共识层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Puffer通过“协议外”的MEV解决方案来实现。

Puffer还是比较少有的具备技术创新,兼顾低门槛、高收益和去中心化的项目,尤其是一开始提到的,以太坊把质押率干到20%,得腾出手好好解决一下去中心化的问题了,Puffer还处在早期阶段,后续会对该项目保持持续关注

未经授权,各媒体请勿私自转载,请尊重创作者,谢谢

往期文章:

Subscribe to Jason chen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